北周

北周简介

北周是续西魏的小朝廷。它的历史有25年,开国者是宇文氏的宇文觉(但也可以追述到宇文觉的父亲宇文泰)。北周一共有5位皇帝。北周的大事有 宇文护的死、武帝灭佛 和 北周灭北齐。

有关北周的史书有:《北史》、《周书》。



北周的建立与灭亡

孝愍帝  宇文觉
557 年,宇文觉称周天王(孝愍帝),建立北周。他的堂哥,宇文护(宇文泰[宇文觉的父亲]让他的侄儿[宇文护]持大权)是北周的大司马,封为晋国公。宇文觉虽然年少,但是性情建议刚决,尤其不满意宇文护的专权。赵贵、独孤信对宇文护也不服。因此,他们一起鼓励宇文觉除掉宇文护。宇文觉便设下圈套,想把宇文护在他开的宫廷宴会时杀掉。但是,宇文护在宴会之前便得知了宇文觉的计谋,先发制人,把赵贵杀了,又罢了独孤信的官职再把他赐死。随后,559年,宇文觉被废黜,后来还被杀死了。



《周书卷三 . 帝纪第三 . 孝愍帝》

周书卷十一 . 列传第三 .晋荡公护





明帝  宇文毓
事后,宇文护又拥立宇文泰的另外一个儿子宇文毓明帝。宇文毓处理事务中逐渐显露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本领,他的周围便慢慢集聚起一批老臣元勋。他致力于发展经济,在百姓中也渐渐有所威望。 有一次,宇文护想试探他,便把他的所有除了军权以外的权势都‘还给’宇文毓。宇文毓全然接受, 还把自己称为皇帝。这让宇文护很不。明帝最终在560年被毒死了(食物有毒)。




周书卷十一 . 列传第三 .晋荡公护

武帝  宇文邕
之后,宇文护又立宇文泰第四个儿子宇文邕武帝。宇文邕看宇文护既久久独霸权利,又无作战的本领,两次攻打齐都大败而归。他贪心,而且对人民也无帮助。最终,宇文邕和他的弟弟宇文直策划,在572年杀死宇文护。

周武帝杀宇文护,不仅避免了先帝们遇害的悲惨命运,也解救了当时一片混乱的北周。自宇文护的死,北周大权终于真正地掌握在北周武帝的手中。这时,他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,使原本比北齐弱的北周,转弱为强。周武帝推行尊儒灭佛的政策,成功。灭佛以后,国家经济实力大增。 周武帝也吸收均田上广大汉族农民充当府兵,因此,府兵的队伍扩大,北周的军事占了优势。再来,北周也在外交策略上很成功。在这些优势的前提下, 周武帝消灭了当时局势混乱的北齐,统一北方。

周武王统一北方,在历史上,有重大意义。这是因为,北方的统一,结束了自东西魏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, 人民不再受战争苦难,可以重建家园,恢复生产,促进了整个北方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方面的发展,更是为隋朝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固的基础。



周书卷十一 . 列传第三 .晋荡公护



宣帝  宇文赟
自贤明的周武帝后,他的儿子宇文赟(图3)在578年即位, 宣帝。周宣帝时隔暴虐荒淫的皇帝,沉于酒色,不只大肆装饰宫殿,还滥施刑罚。在他手下,北周渐渐衰弱。






579年, 周宣帝禅位给他的长子宇文阐,宇文阐为周静帝580年,周宣帝去世。


581 年,杨坚废宇文阐自己当皇帝,改国号为隋,建立隋朝。


表:北朝-556-581
孝闵帝
542-557
557年即位,在位8个月

 
孝闵帝宇文觉,鲜卑族宇文泰第三子,557年即位,国号,在位8个月被杀。
明帝
534-560
557年即位在位4
  明帝宇文毓,宇文泰长子,在位4年被杀,时年27岁。
武帝
543-578
560年即位在位18
  武帝宇文邕,宇文泰第四子,他统治时,北周日益强大,开始统一北方,消灭北齐,并攻击南陈,取得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,他死于578年,时年36岁。
宣帝
559-579
578年即位在位1
  宣帝宇文贇,武帝长子,荒淫无度,嗜酒如命,在位1年就禅位于太子。死于580年,时年22岁。
静帝
573-581
579年即位
在位1
  静帝宇文衍,宣帝长子,即位时才7岁,由杨坚辅政,581年,杨坚迫静帝禅位于他,建立隋朝,北周亡。







北周地图






周武帝领导的灭佛运动


北周是继西魏建立起来的小朝廷。北周的孝闵帝宇文觉、明帝宇文毓信佛虔诚,所以佛教在其境内长盛不衰。道教也在这时迅速发展壮大。
虽然佛教、道教都是当时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,但是,这些僧、 尼、道士,都不向政府纳税服役而且还占有大量的土地。这对于国小民寡的北周来说,实在是一个严重的损失和压力。寺院、道观地主不但在经济上与官府和其他有权势的人发生矛盾,而且思想上也与遵守儒家学说的土大夫发 生矛盾。 再加上佛、道两个教之间也为了各自的利益和地位发生不少冲突
周武帝面对现状,费尽心思。
周武帝天和二年(公元567年),卫元嵩上了一本《省寺减僧疏》,主张无浮图以治国,而国得安,更主 张不要为少数僧尼谋福利,要为天下百姓谋福利。如果这样,盛明的景象就会出现。这一番话打动了励精图治的周武帝,周 武帝又用道士张宾来佞辩。于是,一场废除佛教的运动在北周境内出现了。
周武帝建德六年(公元577年),灭掉了北齐,接着把废除政策推广到北齐境内。武帝亲自到邺城,召僧人入殿宣布废佛令。
当时,有僧众五百余人,都在俯首听命,独慧远和尚厉声抗击说:陛下今恃王力自在,破灭三宝,是邪见人,阿鼻地狱不简貴贱,陛下何得不怖?
周武帝听后大怒,眼睛直瞪着慧远说:只要百姓得乐,我也不怕入地狱!
接着,废佛活动在齐境内开展起来。
结果,四万多所寺庙赐给王公作宅第,一切佛经佛像全部烧毁;寺院财产,簿录入官;寺院奴婢,全部释放;近300万僧尼都全部勒令还俗。
南北朝时期,传教盛行,寺院占有大量的劳动力和土地,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资源.因此, 北周武帝通过灭佛, 改善了征税, 征兵的环境, 加强了封建统治阶级上的力量, 削弱了宗教在社会的影响力, 巩固了封建统治,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, 为统一的实现奠定了基础
北周灭北齐的战争



北周建德五年(576也是北齐隆化元年)十二月至六年正月,北周武帝宇文邕率军邺城(今河北临漳西南)攻打北齐,与他们作战。 
      572年,北齐名将斛律光被杀,北周皇帝趁这个机会进军攻打北齐
      建德五年,北齐帝高纬平阳(今山西临汾)被打败后,退晋阳(今山西太原)。周武帝率军趁他们受挫退兵,追过去。北齐高阿那肱率军1镇守高壁(今山西灵石东南)宇文邕率军到了高壁高阿那肱掉了。十二月,宇文邕宇文宪介休(今属山西)会师。他们把北齐的守将韩建业逼至投降后,向晋阳北朔州急进。高纬想要投奔突厥,随员多散,乃回奔邺城宇文邕率军攻破晋阳,疾趋邺城
        高纬退至邺城后,禅位于皇太子高恒那时才八岁。六年正月,高恒邺城出逃济州(今山东茌平西南)宇文邕围攻邺城,焚烧西门,北齐军战败。高纬率百骑东走,慕容三藏邺宫。北周军攻入邺城,北齐王公以下官员全部投降。
        高恒在济州遣人持玺绂至赢州(治赵都军城,今河北河间),禅位于任城王高浩,与高纬等再逃青州(治益都,今山东淄博临淄)宇文邕派尉迟勤追击高纬和高恒至青州,齐将高阿那肱降,高纬、高恒率十余骑仓促南逃,想要投奔陈朝但是,他们在南邓树(今山东临朐西南),被周军俘获。二月,周军攻下信都(今河北冀县),俘北齐任成王高浩,广宁王高孝珩等。
随后,周武帝遣军平定各地的反抗势力。
北齐灭亡;北周统一北方。 

《北史卷十 . 周本纪下 第十》


[回]